作为无数营销事件幕后智囊的广告人,早已习惯了常年忙碌的工作节奏,而今年这个宅在家的悠长假期,比任何时候都更令他们“憋不住”。“想见同事”,“很想和同事开会”,竟成了不少广告公司老板当下最想做的事。在新冠疫情期间,数英采访了 60+ 家广告公司负责人(上篇推文《疫情下的中国广告业(上)》已报道38家,此下篇现报道另外20余家),项目推迟或取消、第一季度营销收入下降 50%、防疫物资紧缺、员工被困无法复工……这场疫情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尽管平时广告人桀骜不驯的潇洒人人皆知,但在面对疫情,尤其在对待自家员工上,我们发现几十家公司有着默契一致的霸道操作:国家说开工?咱不去公司在家办公,伙伴们的健康永远是第一。这样的霸道还体现在因为疫情,导致当前业务停滞所造成实打实的亏损时,自个儿偷偷心疼三秒,转而和大家拍胸脯树信心,没事儿,我们能扛过去。在员工焦虑不安时,在公司有难时,他们是定心丸。同时疫情当前,广告公司也有在默默为社会做一些事儿。有在 3 天内筹集 70 余万元购买防疫物资发往疫区的;也有尝试制作一款专门发布“好消息”的小程序,想要给大家带去温暖的;还有的广告公司则自发制作武汉相关歌曲、视频,以此鼓励大家在疫期为这座英雄城市加油……通过这些采访,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关乎行业、关乎生存的鲜活故事、听到的是广告人内心的声音,其中有感动、有努力、有担当、有无奈、有温暖,也有心酸……转而一想,难道这不就是有血有肉的中国广告业吗?接下来,这篇文章确实有点长,但一定值得花时间静静把这些故事看完。非常时期,疫情就好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真实的人性,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有情怀、真性情的中国广告业。
有些同事因为疫情的影响无法回沪,但在情绪和心态上,大家都很平和。目前没有同事或同事的亲人被感染。我们将途径湖北或者老家在湖北的同学拉在了一个群里,每天打卡,每天慰问,关心情况,给予一定实际的帮助和支持。另外,在公司群里,也时刻响应由于无法复工,对工作所造成的影响,包括不定期有单人去公司帮助大家解决素材、文件问题等。
2-3 月的线上传播需求延缓执行的比较多,线下需求全部暂停。影响肯定是很大的,达到千万级别,确实有一些客户延后或取消了之前已定的传播计划。比较好的是,春节后本身是一个打单的旺季,而不是执行的旺季,而我们打单的工作还在通过远程办公正常开展,为恢复后的市场做准备吧。
同步,我们借此机会,在公司内部推出培训和总结的 Workshop ,利用好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提升内功。
我担心的应该和每个公司担心的一样——现金流问题,无非是根据市场恢复的时间,判断问题的严重程度。MAX 已经诞生 11 年了,最坏的打算也只是在脑子里一闪而过,我们会竭尽所能让它继续发展下去,让每位员工所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
我们为了复工,已经提前采购了数千个口罩、消毒液、体温枪等大批物资,并且还在持续采购中,发放了疫情阶段办公须知,做好防护工作。筹备的困难就是物料采购渠道太少了,尤其是口罩,我们几乎不放过任何一条采购渠道,也有买了被征用退款的,太难了。
我觉得带来的影响主要是企业现金流问题造成的短期影响。广告行业会是在疫情后恢复比较快的行业,消费会恢复,营销需求也会恢复,一切都会好转。只不过经过此次,广告公司的老板们会重新优化企业的模式,进一步往轻资产、低负债、高能效的方向发展。
疫情之下,科普自媒体发挥的作用让我印象比较深刻,这也算一种品牌传播吧。不制造焦虑,也不制造鸡汤,立足自身的专业,用自媒体化的传播方式向大众输出生动的防疫教育素材,这才是符合当下所需的真正的品牌传播。
至于消费类品牌,我们建议一定不要去蹭疫情的热点,不要急于在这时候刷存在感。疫情严重的当下,大众此刻需要的正能量是真正能解决病毒的好消息,而不是企业去挖空心思塑造的正能量。
已在家办公,同期相比疫情导致公司损失了 50%的收入
疫情对员工的影响较小。我们尽量安排员工在家办公,如需到公司则尽量安排错峰出行。当前公司暂无人感染。
公司的工作效率、项目、招聘等原有工作计划都有影响,目前预估较去年同期损失 50% 左右。由于民众注意力的原因,甲方短期内广告投放应该有缩减。疫情周期长的话个别行业会洗牌,广告行业目前不太好预测是否会洗牌。
短期内我们都会安排同事进行在家办公,外地反沪的同事需要居家隔离 14 天。但是,我们很缺乏防护物资。我们最担心的事情就是,3 月依旧无法恢复正常工作的状态,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甲方短期内广告投放应该有缩减(民众注意力问题)。疫情周期长的话个别行业会洗牌,广告行业目前不太好预测是否会洗牌。
快速建立临时指挥小组,与全体员工分享疫情防控指导手册
在企业层面,快速地建立了由管理层和 supporting 部门组成的抗疫情临时指挥小组:1. 实时统计并每日同步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假期期间的安排和行程以最大程度控制集体健康风险;2. 实时同步上海广州两地疫情信息及相关政策,以最快响应并更新公司内部工作安排;3. 最快速度整理并与全体分享了疫情防控指导手册,详细地介绍了冠状病毒的相关知识及官方的防控规范,并周密的安排了公司复工前严密地每日重复环境消毒工作,为之后复工的大家提供最安全的工作环境;4. 同步两地口罩、体温枪、消毒液等防控物资的采买与储备,并及时协调两地物资配备以保证后续按政府规定复工后的持续防疫;5. 配合疫情和自身优势发布了可为新老朋友免费制作抗疫视频的长图通知,最大程度地为抗疫事业尽些绵薄之力。
广告传播是一种非常具有时效性的企业动作,因此疫情导致的时间滞后,对 MT 在经营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广告主都取消并调整了本来的传播计划,预估经济损失至少在一千万元以上。面对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我们要保证现有手上的工作内容不因疫情的影响而有任何的质量和出品问题,另一方面,也必须抓住这个思考和反省自身问题的机会,集中的解决一些因忙碌和快节奏的工作而搁置的发展与管理问题。跟抗疫情的逻辑一样,如果外部环境你无能为力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那么剩下要做的就是做好内修提升自身免疫力了。企业也是一样,快速的发展往往会掩盖很多内生问题,无论是战略还是管理,在这段时间与其焦虑与着急不如将时间用在为未来做准备上。
目前在 17 号之前公司依然采取的是在线远程办公,但办公室已安排每天重复一次全面消毒工作;没有太大的纠结,因为一方面是政策规定,另一方面也还是整体健康的考虑,没必要拿人的健康冒险;复工后的防护工作也已经在抗疫情临时指挥小组中梳理了完整的执行手册,正式通知复工后会由 supporting 部门严格执行,例如每天的健康情况统计,防护物资的准备分发,进办公区域前的复查和消毒流程,减少办公时间等举措;防护物资目前储备还算充足,也实时地在继续补充中,做好万全准备。这段时间最担心的是因节后返程等原因有带来的小伙伴的健康风险。
本次疫情不光是对广告行业,对全社会的企业来讲可能都是一次压力极限测试。就广告行业而言,虽然有乐观的观点认为疫情过后传播需求将会有反弹性的爆发,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各个企业第一季度的损失。但是我个人认为可能受疫情的影响,部分品类广告主在全年预算上能够保持不变甚至有所追加,但是大部分广告主可能整体计划都会以保守为主,所以全年态势并不容乐观。
至于寒冬,我觉得倒不一定,因为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因素来影响全行业,总有消极因素也总有积极因素,大年大做小年小做,作为一个依附性的服务行业一定脱离不了大环境的影响。但大环境再好也总有人做的不好,大环境再差也依然有人做的好,归根结底是事在人为。至于行业的重新洗牌,也不见得,因为行业的门槛并不高,倒下和新生有可能在往年也是每天都在发生,这个行业的魅力也许就在于总在洗牌,总有新鲜感。
疫情之下,媒体环境里面饱和的内容大多数都是疫情相关的内容,可能个人原因没有太留意到品牌传播的内容。个人认为这时如果品牌所处的品类有相关性,可以做一些具有 PR 意义的 CSR 来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但是出发点和行为需要心态真实而不是作秀,不然不如保持沉默。品牌也是社会的一员,并且是相对个人,能量和资源更大的社会组成部分,可以的话就做些真正解决问题的实事,比如这段时间阿里支持疫情,支持企业的种种动作以及老乡鸡老板手撕员工请愿信等内容,都激起了一定程度的传播热点,因为这些内容是大众看得懂看得到的实事,所以品牌的首要任务,是想想自身可以做些什么实事,用行为而非海报与口号传递正能量。
在以上这些内容里其实看到了大家 UGC 的实力,有些插画和内容水准真的很高,这也是很多大众作为资源和能量有限的个体,做的一些实事儿,如果这些是广告传播,那么在疫情中,尽量给大众信心和乐观的力量吧。广告可能无法解决疫情在物理层面给大众带来的影响,但是目前大众心理层面的恐慌焦虑愤怒等情绪,也许广告传播的内容可以加以引导和积极影响。
目前我们可以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免费的与疫情相关的公益视频的后期剪辑和包装制作,部分长期合作的甲方也都有在咨询 PR 的建议等等,大的忙也确实实力不允许帮不上,只能尽量尽一些绵薄之力了。
作为广告行业的一份子,我觉得首先第一点在于别再给国家和社会添麻烦了,一定要配合并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我们自己不出状况就是眼前能为国家做的最大贡献。同时,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广告同仁个个都是传播能手,首先自身调节好心理和情绪,并且尽量能够多跟身边的朋友和家人传播乐观的积极的内容,一定程度上也给政府 PR 缓解点压力。
目前对内的影响还好。我们有 10 个湖北的,其中 9 个湖北的同事回去后出不来了,有些同事没有带电脑(回去),在线办公也不方便。目前还没有同事受到感染,(湖北同事所住的)住宅楼里倒是有。做心理建设还是主要靠各个 Team 的负责人定期开在线会议,除了工作,也了解大家的情况。
公司暂定 2 月 17 号复工,如果疫情继续严峻可能还会延后(截至文章发布时,已决定延后至 24 日复工)。没有太多纠结吧,管理层的意见都比较一致,员工的安全第一。即使草率复工,一旦一个员工感染,全司隔离,那样对于公司的损失更大。
防护物资都有提前准备,包括消毒水,口罩等。当然我们核心还是鼓励每个员工做好防护物资准备。筹备口罩比较困难,非常难找,而且作为公司采购,也不像个人,一些非正规的渠道不敢买;万一采购后是假口罩让员工戴上也会出问题。防护经验上,有几家朋友公司都一起分享经验,他们做得特别好,有些可以直接抄作业:比如弹性复工,比如统一向西贝、老乡鸡这样的放心餐厅叫餐,或者自带便当等等。
目前已知的有部分项目暂停和延后,具体影响还很难预估,第一季度受到影响肯定最大。还好广告公司通常第一季度也是淡季,要是发生在 Q4 爆发那真是不可想象。公司其实从去年开始就未雨绸缪思考业务的稳定性,幸好我们拿下来了一些月费项目,可以保证团队的稳定。今年上半年也是一样,主要策略是拿一些稳定的月费项目,同时筛选出账期比较好的一些优质客户,不碰那些创业型或者疫情下利空的行业,但会维持一定的关系。
最担心的是疫情 3 月份都结束不了,特别是上海如果是流行前期而不是爆发后的下降拐点,对复工而言影响非常大。今年最坏的打算是“活下来”,即便会很难看。疫情加速广告业洗牌,留下的一定是反应快速、具有综合作业能力
经过此疫,单一能力的广告公司面临巨大挑战。比如纯做广告战役的公司会面临第一季度大量广告战役取消或延后;纯做视频和 TVC 的公司会面临无法拍摄;纯做线下活动的公司基本上半年停摆;做户外广告的也是一样,电影营销公司更甚。人都不出门了,广告投给谁看?留下的公司一定是有快速反应,并具有综合作业能力的公司,通过业务的微调解决局部风险。
不能只做单一客户或者单一客户类型的公司,比如垂直,广告行业遇到过好几起因为单一客户过大突然崩盘的结局。所以我们一直在防范单一客户占比过高,甚至单一类型客户风险还是太大。需要对冲客户,互联网和实业客户就是对冲的。还有跟客户尽可能保持长期的关系,不只看眼前。这波活下来的、有预算的,才是好甲方。我们之前主要是互联网和电商,去年除了互联网,也做了很多餐饮、快消运动,还有金融和健康的,练就既能做互联网、又能做实体。今年上半年互联网和电商的反弹趋势明显,我们这块的机会又回来了。如果上半年疫情结束,下半年又会是餐饮、零售、酒旅和电影井喷的时候。疫情只会加速广告行业的洗牌,任何行业永远有特别好的公司或者特别差的公司。我比较看好的方向是,UGC 和社交媒体网络、移动直播和创新型内容相关方向的广告公司。
疫情期间,广告传播可以给大众减缓焦虑感,营造一种“即使在冷宫也能种花”的体面生活。所以像秀厨艺、秀扫把等社交裂变式的传播挺好,总比整天笼罩在负面新闻和造谣中好吧。
这时候,品牌需要扮演共情的角色,利他心传播反而会引来一片掌声,而不是借此蹭流量、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品牌。品牌的首要任务当然是活下来,其次是尽最大程度做有社会价值的传播。比如,字节跳动请全国人民看《囧妈》,盒马生鲜共享员工,以及老乡鸡董事长手撕员工信,就令人印象深刻。
一部分时间在台州,一部分在上海,基本都待在家里。心情是不安和安心交织在一起:不安是怕身边的家人或同事被感染,怕上海的疫情越来越严峻,复工无限期延迟;安心是可以终日与家人在一起,补回一些与女儿在一起的缺失。
最感动的是看到李文亮、钟南山和李兰娟等这些中国医生。因为我姐姐也是医生,这次疫情中,她参与发热门诊做病毒检测。感受到这个职业的确非常值得尊敬,对我生活的影响是:以后对我姐好一点。
让公司活下来,确保不裁员,让每一个员工安安全全的,不给国家添乱,我觉得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对于国家社会(的贡献)谈不上,做有社会价值的广告吧。对于行业,有门也是CIA会员服务单位之一,希望凭借小小力量去推动甲乙双方的行业自律,让创意获得应有的尊重。
最想见的人是我妈,在我回上海后我妈住院了,她不让我回台州老家,回去被隔离,回来又会被隔离,路上也很危险。最想做的是去武汉大学看樱花。
我们只有极少的同事家住疫区,所以整体情绪都还算比较平稳的。由于我们日常就是跨地域多个办公室展开远程办公,所以启动远程办公之后,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我们认为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是鼓励大家在家远程办公并两次延长了在家办公的时间。我们远程办公的第一天,就通过线上视频的方式组织晨间打卡,分享花式远程办公趣味照,还有号召大家云端一起做俯卧撑等,让孤单的有趣灵魂们,重新找到组织的归属感。
疫情导致大家只能只能采取远程办公模式,然后就是原本计划的人才招聘计划,也全部改为线上视频面试了,客户服务层面照常开展。目前的影响主要是客户原来制定的计划延期或者取消了,但整体上影响不大。我们聚焦数字化业务,疫情下线下场景的营销受限,反而刺激了更多新客户过来咨询数字化业务。
现在最为担心的就是疫情持续时间过长,把我们这群爱搞事情的小伙伴憋坏了。目前“最坏”的打算就是把他们每天的日程排的满满的,不断拓展新业务机会,欢迎金主爸爸们来拯救拯救这群快憋坏的小伙伴。
我们认为员工安全与健康是第一位的,这一点容不得含糊。在春节前夕,疫情开始蔓延的时候,公司就第一时间成立了以管理团队为核心的防疫工作团队,第一时间统计每一位员工的行程轨迹及目的地城市,每天定时让全员通过钉钉在线提交个人健康日报,同时通过多方渠道提前购置口罩和消毒物资等,并提前安排好了复工后的每日体温检查值班表,虽然目前还没有用上,但物资已经以及派送到了各地办公室,提前做到心中有数。
疫情下,除了个别行业逆势增长以外,其他大多数行业都是受到了冲击的,作为专业服务机构,自然会因为客户所受到的冲击而受到影响,就如前面提及,我们是一家聚焦数字化业务的公司,大多数线下场景都受到冲击的时候,恰巧更多的企业会加重数字营销的投入比重,这恰巧是我们的机会,近期刚复工,我们就收到了不少新比稿机会的邀约。
我们认为这是团队绝佳的内功修炼好时机,也是新机会孕育的时机,我们的核心团队还借此机会集团重新翻读了 03 年非典时机后不同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变化趋势,以此把握当下的共性与不同。就像非典时期成就了电商经济,而今天疫情下出口企业受到一定的冲击,转内销是必然选择之一,而内销中电商交易是首选,布局直营电商又会是诸多企业更加关注的一件事,我们近期也会依托过去几年在这方面的经验推出专业解决方案。
此外,我们也观察到以住宅小区为中心的社区商业重新被激活,生鲜电商再次爆发,远程办公被企业进一步接受,在线教育焕发第二个春天,就连地产行业都开始远程 VR 看房了,互联网医院不再是说说而已,连员工都开始进行跨界共享了,还有什么机会是不敢想象的呢?
当然,我还认为企业社会化、可持续化生活方式、可持续消费或许也是下一个机会。
我觉得防疫期间,品牌的首要任务是做好员工的保护和关怀,同时结合企业特征和属性做有益于社会防疫的实事,用真心赢得用户的口碑与认可。
疫情之下,我看见了不少印象深刻和反应迅速的品牌。字节跳动、阿里、腾讯等企业都基于其旗下企业生态化的力量介入到本次疫情中,均在第一时间采取了行动。如飞书之于远程办公商业套件疫情期间免费,抖音之于《囧妈》免费看;阿里不出门系列:买药不出门,买菜不出门,办事不出门等,盒马“共享员工”,菜鸟绿色通道;腾讯的战疫开发者联盟;丁香医生疫情实施动态等,这些企业都在疫情下找到的极佳的社会参与生态位,进而赢得社会尊重。
在疫情爆发这段时间,我们因为有一群有社会情怀的同事,我们用休息时间组织大家开展了两场数字化战“疫”。
一是开发制作了「远程办公」指南,希望给还未开展过远程办公模式的企业组织一点启发和参考;另外就是与社会组织 BottleDream 协同开发了湖北籍同胞全国住宿搜索小工具,让在外的湖北籍同胞不那么无助。这两场战“疫”赢得了员工们的积极认可和支持,我们希望以后还有更多机会和客户或者跨界伙伴共同做出更多有意于社会和行业的善举。
我认为广告行业有一群非常有才华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方式,参与社会议题公益传播、社会组织智力支持、助力有组织能力的善举企业做的更好,当然更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和健康就是最大的贡献之一了。
最想见的人是长期一起并肩战斗的同事们。最想做的事,就是因为疫情被搁置的,带着家人到湖边去露天烧烤,晒晒太阳,大吸一口新鲜空气,吹吹风。
突然袭来的这波疫情,给到公司管理层一次非常好的成长历练,需在决策上更加果断准确,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好心态,关注所有员工的健康安全情况,做好相应的预防和保障措施,同时组织所有同仁一起用更灵活的方式开展工作。
客观来说,疫情期间确实给所有同事的生活上或多或少都带来了些许不便,看到积极的一面来说,有些同事平日里沟通没有那么频繁,反而通过这次疫情看到同事之间的相互鼓励,工作上的互相扶持,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所有客户的理解和支持,相信疫情很快会过去,我们依然需要迎着阳光纵情奔跑。
从财务层面来说,应该会产生不小的经济损失,特别是现金流上会造成一些压力,当然我们和客户也在积极讨论如何更好地制订新事态下 2020 财年的营销传播计划,站在全年的角度来看,疫情过后,市场的购买力不会下降,可能还会迎来一轮反弹,客户总的市场预算也没有减少,我们需要准备得更充分,帮助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来。
我相信这次疫情对于蓬勃发展的广告业来说,一定会有更多的有利因素,国家和品牌主更需要优秀的代理公司来传播积极有价值的声音、与所有消费者进行更加有意义的沟通,最终促成对我们行业标准一次质的提升。
这次有留意到伊利集团发起的#坚守共赢胜利#的话题,在新冠疫情爆发后,伊利集团在过去两天以“滋养生命活力,坚守共赢胜利”做的整合传播,对整个社会大众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也传递了伊利的品牌精神。伊利很好承担起了企业社会责任,借助多渠道讲述了各行各业打击疫情的故事,传达必胜的信念,形成积极正向的社会舆论,提升了伊利品牌形象。
这个话题有些言重了,这次疫情对于有14亿人民的中国来说就是经历一次考验,我们作为广告业的一份比较好的贡献方式是不给国家添堵,我们照顾好公司的每一位员工,服务好我们的客户,我想这已经是对国家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了。
目前看我们影响可控,团队情绪相对比较稳定,没有同事出现感染情况。对谦玛而言,我们现金流非常充裕、集团第一时间就购买到了大量口罩等必要物资,业务也在繁忙地进行,公司对外捐款以及各种动态也及时内部共享,情绪还好。
在疫情发生后,公司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稳定团队,包含在春节前即成立疫情应对工作组,在海外采购接近 10000 套口罩和对应的防控物资,在春节前媒体报道的时候劝说没有离开上海的同事尽量不要离开上海,并制定灵活办公方案,以部分人为单位,并且每天提报身体健康情况,针对严重地区的同事和家庭开展相关的帮助等措施,发布全员信,并捐款给到黄冈等,保持团队稳定及措施有效。
由于我们服务的客户更多的在互联网服务、快消、美妆等行业,业务类型包含创意、自媒体投放以及技术服务等,疫情对公司的业务经营目前没有明显影响。在部分业务上,比如直播服务商,反而有增长。有一部分项目延后,但基本没有取消。我们业务上的应对目前还是比较平稳有序,相对于去年同期,有比较大幅度的增长。
1. 公司层面成立疫情应对小组,垂直管理相关事项,组织每天上报健康情况,并对员工逐一摸底,制定普遍性和差异化的处理办法;2. 动员资源,通过集团公司资源,紧急从海外采购近万件口罩,确保必要的物资储备;3. 启动企业微信,并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完成企业微信与公司内部 erp 的打通,确保在线远程办公的基础设置;4. 调整工作流程与管控模式,进行新常态下的工作安排和对应调整,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5.召开各个层面的通气会,安抚人心,并发布全员信,面向全员通告公司的情况和措施,形成共识及凝聚力,集团向黄冈慈善总会捐赠 100 万并进行内部告知,也对员工产生积极影响。6. 同时,我们认为有“危”就有“机”,也紧急制定了关键人才招募计划,不仅不裁员、不降薪、不拖薪、不延缓社保,反而反向招募。
在 2 月初我们召开管理层电话会议,讨论过在极端情况下的备案,但我们认为不会发生。
目前是属于部门根据业务情况在家办公的状态,预计在 2.17 号少部分同事复工,大部分复工预计在 3 月初。
关于规避集中办公后的风险,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包含 3.1 号之前仅限于小部分在上海自我隔离超过 14 天、不通过公共交通通勤并且有业务需要的人员,部门安排复工。同时,会安排错开上下班高峰通勤并且集中午餐,进行体温测量、办公室消毒以及防护等一系列措施,规避集中办公后的风险,目前没有遇到困难。
广告业的转型升级本来就是常态,这次疫情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对整个行业而言反倒是好事。在举国抗疫的情况下,品牌传播还是以公益及社会责任为主,品牌在这期间首要的任务就是社会责任感。疫情期间的广告能传播积极的正能量,起到振奋人心的积极作用,但不建议品牌过多的商业传播。
我们认为不添乱、不裁员、不降薪、不拖薪就是唯一能做的最大的贡献,我们集团、公司及个人也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了捐款,这都是我们唯一能做的。
疫情的进展及其中的各种或好或坏的事项,对我影响蛮大,反思也蛮多,全国一盘棋、各地不顾一切支援武汉,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让人很振奋。
最想见的就是可爱的同事小伙伴,还有各种客户以及合作伙伴。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公司发展及业务的各种计划,能够尽快推进下去。
目前没看到重大影响,还需要时间评估,不排除出现的可能性。提醒和安抚同事,像朋友般告知“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不疏于防护,也不过度应激。我们也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和指令,做好防控和人性化管理。计划时时调整至更优化,更注意心理健康。防护用品,尽所能、足够用。
疫情对公司的影响还在评估中。现在最担心的是不可抗事件导致的“惯性”。
不应用“品牌”,而是用“能力”、“资金”等支持社会
印象最深刻的品牌传播是国家传播。这个时候没有品牌过度参与和消费,反而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反之是需要反省格调的。企业或者品牌从来都不应用“品牌”对社会进行支持,而是“能力”、“资金”、“意识形态”,也只有这样,它才能称之为品牌。
信息是用来传播的,广告是用来促进售卖的。此刻,信息的管理和使用,才会有积极的作用。社会为沧海,信息如洪流,广告只是一粟甚至更微,它在其中,但别自以为是。
先照顾好自己,别让自己成为别人的负担;照顾好身边的家人和朋友,让他们免于疾病和恐慌;照顾好团队,因为他们也是你的家人和朋友;照顾好公司,让它能正常的运转,让所有员工提升自身竞争力和风控意识。
让每个月的工资准时到账、让每一天的工作富有成就感、让每一点努力都有点回报。尽量做到这些,已经功德无量了。
2020 不可预知的情况会很多,当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这种“黑天鹅”时间很难预料,很多企业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较大,撑不撑得住短期要看企业的现金流;行业寒冬是肯定的,下半年能不能有所改善要看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状况,总之,今年不可预知的情况会很多。
我们年前既定项目,或推迟、或取消或部分取消,对公司的业绩和团队士气都有很大影响。现在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期望疫情能早点过去。
我们计划2月17号全面复工,10号到17号这几天选择线上办公。
这个时候,企业唯一能做的就是公益。阿里和菜鸟免费从全球往国内运送防疫物资,让人对阿里肃然起敬。
广告业应该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奉献自己的一点光和热。希望数英最近发起一个专题活动。
疫情对员工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湖北籍的同事,因为疫情大都留在上海没有回家。可以想见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对家人的担忧。我们现在能为员工做的,主要就是三件事:1、尽力做到不裁员、不降薪;2、在 2 月底前基本实行在线办公,减少大家的感染风险;3、筹备各种防疫物资,应对不可知的疫期延续时间,以及建立紧密的沟通机制,如果有员工需要各种援助,公司可以及时应援。
最大的影响是影视拍摄无法准时开工,我们也在积极寻找替代方案,比如去台湾、泰国或者欧美拍摄。客户的回款速度会延迟一段时间。以上都会被公司的现金流造成比较大的压力。不少品牌预定中的投放延期了,取消的项目倒是几乎没有。胜加已经成为国内头部的广告公司之一,迎接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客户,我们应该是抗风险能力最强的广告企业之一。当然,今年肯定会调低营业预期,并趁机优化内部人力结构、管理模式,加强内功。
最担心年轻的小朋友管不住自己,跑出去感染病毒就麻烦了。业务层面,希望一些原本在案例价值上寄予厚望的项目不要取消,我们也会想方设法给到客户好的调整办法。最坏的打算无过于成建制的裁员,我们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发生。但我们努力不裁员,不代表不做结构性调整。在疫期不能好好完成公司分配的任务,配合度与工作效率双低的员工,和表现优秀的员工,在疫情结束后,都会得到公平的评估,和相应的奖惩。
过年后,为了应对疫情,管理层的伙伴们以及行政的同事也是绞尽脑汁,有开着车一个超市一个超市去扫货的,有发动各种人脉关系找资源的,也有通过国外渠道采购或订货的……当前我们已经有了相对充裕的口罩储备和其他消毒防护物资。这块我们现在不是太担心了。
我自己觉得,最大的影响就是我们会对自己的生存状况有个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广告人的社会价值有个更客观的认知,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弱小。寒冬不寒冬的不重要,哪怕只穿着一条裤衩,也比裸奔的人抗冻一点。行业洗牌我个人觉得不至于,但凡有些独特竞争力的公司我觉得都能顽强存活下去。
如果是传播的话,我觉得品牌要找对角度、说对话、做对事,找到和自己本身的定位相符合的角色,同时,最好先有捐款、援助等实际的善举,才有资格去发声。否则甩不掉消费疫情的嫌疑。总之这时候这时候不能有功利心,我自己总结三个词:轻盈、善良、真诚。
公司有为华山医院传染科捐献过一批护目镜和口罩。我觉得作为广告人,对国家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要利用自己的创作力和传播资源,宣扬环保主义、宣扬真诚、善良、理性的价值观。帮助民众反思、重构自己的生活方式。
医护人员非常辛苦,我自己 10 号回公司,带了一天的口罩,就脸疼耳朵疼眼睛酸,呼吸也不顺畅,他们几十天熬下来,想想都觉得心疼。其他的,可说不可说的,都放在心里,慢慢沉淀慢慢消化吧。
最想做的就是和伙伴还有客户一起开会,唾沫四溅地开一整天,开完会去大吃大喝,吃喝完去雪茄吧坐个通宵。
我们算是微小小小型企业,员工不多,所以比较好管控,大家都正常防护隔离,每天在群里打卡汇报情况。疫情对我们最大的担忧可能就是来源于经济影响,哪一天“小破司”撑不住了散伙了。
对公司运作的影响非常大,年前很多客户的尾款都是走程序到了最后一步,现在基本上要不到了,而且给出的理由无法反驳且理解。对公司的现金流是一大考验。2019 年我们靠着机遇走了过来,2020 第一季度来说,等于没有新的机会了。现在只能稳住现在的年案客户。空余时间整理去年来不及整理的案例和材料,养精蓄锐面对寒冬过去的一天。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疫情拖到第二季度,到时候真撑不住了,最坏的打算就是缩小规模,回到当初的 free 时刻。
等到疫情差不多过去的时候,预计二月底。目前是通知 soho 两周。因为当地居委会防护措施严格,还困在老家的同事且身边没电脑。我们于正月初三就呼吁大家尽早返回上海,迟了就回不来了,然后自行在家隔离 14 天。当然我们也理解大家焦虑的心情,所以对于这种行为处理方式就是 2月10 日以后算请假。其他人基本都到达上海,且开启线上办公。
关于复工,我的想法比较佛系,不敢冒险让自己的员工感染疫情。先 soho 着,我们没有非要去公司办公的需要。如果疫情控制情况良好,我们会请专业团队对公司进行消毒。并且放宽对请假的批准和处理,除了口罩以外的物资,基本都囤好了。因为买得早,所以没啥困难。
得看疫情时间,如果时间不长,对部分广告公司有影响,对广告业没影响。
我觉得创新化渠道的出现,例如当初的互联网爆发,技术的革新才会对行业洗牌。疫情时间长,对市场经济都是打击和影响,广告业也一样。疫情期间有没有印象深刻的品牌?这时品牌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没有特别突出的一个品牌,但是很多品牌和企业主的关怀慈善还是很让人温暖的。特殊时刻我很希望品牌,企业主,或者小到每个人能够发光发热,此时最好的流量和资源都是给到一线的。
对于我们的客户(娱乐休闲),在疫情早期就劝他关店保平安,先认命。品牌做的最简单的事情,就是通过自身的流量去宣传防控知识,不要被舆论误导。
此时我们要认清一个事实,打动人们的不是品牌,是温情,是大爱,是作品带来的共情。有句话这么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企业应该抱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情怀去做每一件事。这样子的品牌是可敬的,无论他发声的大小。以上言论,这就是众志成城的品牌所带来的相信的力量。
我们有一部分客户是实体行业,也极力劝说关店重防护(也早关了)。
影响还是很大的。我司在 2 月 6 日发布了内部的公开信,和大家沟通了疫情对公司业务的影响,也给到了今年针对疫情影响的一些调整举措。2 月 12 日起恢复在家办公,目前暂定 2 月 17 日复工,公司储备了 1500 只口罩、消毒水、力度升等防护物资。我们会坚定支持国家的疫情防护规则、安抚员工情绪、不裁员。目前对公司经营最重要的影响是原计划的推广需求都延迟了,占 Q1 原计划流水额的 80%。“开源节流、高人效、重服务”成为了今年的经营思路。如果疫情不结束,会考虑控制成本熬过这段时间。
此次疫情对广告业的影响也会很大,广告行业的兴衰与客户的生意好坏密切相关。经过疫情,很多客户会开启内部修复模式,营销动作会放缓。客户对于效果的渴望会全面压制对于创意的需求。
我觉得目前企业的动作主要分两种:第一种基于疫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感表现,比如捐款捐资,那更多是公关范畴。第二种是基于疫情带来的用户诉求结合产品找到联系,并沟通内容。比如我们给松下电饭煲做了两套动态海报,松下电饭煲在疫情期间对于人们居家烹饪的解决方案及松下蒸烤箱高温杀菌健康饮食的解决方案,在这样特殊时期能更好地放大产品功能。
正能量的表达是在特殊时期增加用户好感度的有效手段,另外就是在特殊时期品牌能够怎么解决用户的焦虑,针对这种洞察去产出内容。
日本在这次疫情中对于我国的支持令我感动,我们的日本客户,松下电器和大金空调也是第一批捐款的企业。
14天足不出户的生活第一次经历,在这段时间里也给予我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企业未来发展之路,这是创业至今的第一次。
最想见客户爸爸,很久没有面对面开会了。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提案。
有取消项目,取消/延期拍摄等,具体影响没有计算。认真做事就是自己能做的解法,其他的调整好心态接受时运。
担心遭受痛苦的人如何活下去,而历史一定又会被遗忘;担心身边的亲友能否都平安度过这次浩劫。我们目前还好,且即使不好也得继续如常去做事,不然打算就会变成诅咒,每天惶惶不可终日。
很多外地回来同事还需要隔离,正常全面复工应该得三月。肯定是得远程办公,而且相信小规模自由移动职业组合也是未来趋势,挑战个人综合能力;但居家工作可能让人产生比去公司更累的感觉吧,值得找优化解法。
业务减少,信心打击,光照不均匀,希望不是长期而全面的寒冬。不应算洗牌,现在是掀牌桌了,做线下比做线上的惨烈太多,希望同行们能挺过难关。
品牌有巨大的人格能量,灾难面前应尽量“小我”, 不要假大空的吹嘘任何,不要期待刷屏,真实/真诚是现在最珍贵最需要的品格。不要做宣传舆情监控的帮凶,不管做什么,巧或拙,出发点怀着真挚的善意就是正能量;另外大众需要的不仅是正能量,更需要理性,启发觉醒,普世常识逻辑,人文精神。
微博有人说宣布过了还是奉劝家里待着,难免第二天又辟谣搞错了。想回老家看奶奶,想看大街上阳光下不用因恐惧而戴口罩的人群,想和他们击掌。
疫情对员工心理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不过大家都还是有同理心的在持续推进工作。我们会每天了解和问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包括家人的健康情况。
影响肯定会有,比如客户的一些传播计划因为疫情临时取消。不过好在我们还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前期的策划思考阶段,所以并不牵涉到需要人员聚集性的执行工作,对公司经营影响不会太大。面对这种情况,一个我们会更多地把业务内容倾斜到线上部分,另外一个就是缩减一切不必要的开销,保持充足的现金流。
对于我们这样比较微型的公司,疫情并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恰恰相反,这是我们自己好好梳理自己业务形态以及冷静反思的机会。
我觉得从长远看,疫情不会对广告业产生太大的影响,广告业的寒冬也不会来临。只要这个行业优秀的人还在,这个行业就一定还能拍拍灰,再好好地往前走。
我们最大的贡献就是家里蹲。作为广告业的一份子,我觉得还是得看自己或者公司的话语权大小。达则兼济天下,不然“独善其身”已经是对社会很大的帮助。
最想见见我的外婆。她在年前生了一场大病,几近到了鬼门关。住了一辈子的老房子,又在过年期间面临拆迁。经历这么多,现在还是好好活着,所以还有什么是扛不过的呢?
员工方面,目前没有太多影响,小公司氛围比较凝聚无需多言,但会有担心公司是否会撑不住的情况。作为老板,照顾好自己公司的人,不要让大家出状况是我觉得最好的抗“疫”方式。在未实际确认疫情好转前不会线下复工,但这不影响工作,我们也有过线上工作的经历。
而公司损失是肯定有的——线下的活动,拍摄全部叫停了,最坏的打算就是集体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目前应对的方式还是要多接项目吧,无论是策划创意的、设计的,甚至同样乙方公司的外包。能活下来就是胜利。
从客观收集的材料分析,不认为疫情在四月之前有好转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多米诺骨牌,现在服务线上互联网公司的乙方可能暂时影响不大,但假如大量零售业撑不住,那么在互联网公司上的广告投放等等也会减少,自然他们收入减少,预算也会降低。
而行业是否洗牌我说不准,但认为筛选条件不是看能力,而是看你的现金流能在公司撑多久。比如能力一般的公司但是企业主个人资力雄厚,那这个疫情是不会对他造成洗牌的。广告业也没有寒冬一说,广告同餐饮,如果说餐饮是个人消费的必须行业,那么广告就是企业消费的必须行业。人都要吃饭,企业也必定要做推广。但肯定是面临一个下行的趋势,而且广告本身是一个没有头部企业优势的行业,僧多粥少自然会饿死一批了。
整体上,大家心态上还是十分积极的。不过也能看得出因为新闻影响,同事们也都处在一波动的情绪中。公司里有武汉和湖北的同事,目前都在家安心办公。
我们从 1 月底开始公司就在不断整理一些与我们有关的政策信息,工作安排也在相应地做一些灵活调整,希望能够提醒大家在家以及返程时,可以更安心。
就我们广告公司而言,办公时间变化的损失有限,远程 soho 一样工作;但项目上有一定损失,只有一个拍摄的项目是直接取消了,其他都是延期。当前损失还能承受,但对我们现金流规划影响很大,我们一方面正在重新制定当前季度的财务计划,另一方面在业务上也准备做一定收缩,多分一些精力放在夯实和培养团队上面。
我非常担心很多企业撑不下去,以及品牌会收缩预算和扩张,这样也会加剧广告公司的业务压力和现金流压力,结果可能是致命的,想做出作品就更难了。
坦率说,我们还没有做最坏打算,因为我们服务的客户基本上是各行业的佼佼者,短期影响有,但可控;另外我们原本就有计划在做一些业务转型的尝试,这次疫情可能会让我们加速推进这部分。
我们入驻的一个成熟的创意园区,业主方在大环境已经做好了很多防护工作,我们也在积极采购消毒和防护物资,但没有提前储备,我们把朋友圈做微商的朋友都调动起来在找货,现在只能是一点点采买进来。
不能说过冬,但肯定是转型阵痛期,疫情顶多是个催化剂,会加速行业的进化。这两年,我们的最大的感受是:广告技能点要重置,所有业务类型都会策略化。
经济越好,玩得越飞;经济越差,创意会被要求越来越实效,越来越靠近生意;加上新技术手段、新艺术形式的加入,对从业人员有更高的挑战,势必会先刷掉一批混日子的人,刷掉一些守着老业务的公司,疫情只是在加速这个过程。
我们正在做某品牌的疫情项目,还没上线,我们希望在沉重的信息环境里,多用一些日常的、轻松的、童真的内容,去重建新的希望。
我很喜欢孙大伟帮助台湾大地震做的一条感恩世界帮助的广告,他用一个台湾小朋友搭积木倒掉了,然后不同肤色的各个小朋友都来帮助他重新搭起来,最后字幕:1999 台湾地震,感谢全世界。这就很好。
我们尝试做一个小程序,这段时间我们收到的各种 App 推送都是坏消息,我们想在手机上做个“好消息模式“的小程序,帮助大家也关注到这阵子我们 miss 掉的好消息,但由于种种技术问题我们做砸了,也没上线成功,有些遗憾。
当前最主要就是别添乱,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接下来的各个广告项目里,去更多的宣传爱,去消除隔阂和戾气,最近一段时间太多负面情绪了。当然之后有能力的话,我们想自费去制作一条宣传武汉,号召去武汉旅游、消除距离的城市广告。
Thoughtbox Marketing Group
疫情的影响还是较大的,所幸我们没有同事感染。我们会经常在公司群里给出一些积极的信号。之前很多 2 月到 4 月的项目,基本都 PENDING。现阶段甲方的计划应该还没有变更好,作为乙方只有先等待。但我们没有最坏打算,准备先修炼内功。作为广告公司,我们能做的是让公司 80 名员工拿正常工资,保证正常生活。
广告行业一直在洗牌 ,新人辈出。寒冬我觉得不会产生,反倒是可以让更多公司可以去尝试和争取一些其它行业的客户,而不是专注于一个行业的几个客户。
最想见客户,想问问他们新的 BRIEF 什么时候下:)
目前还没有被传染的同事。情绪上多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青木是一家懂得感恩的公司,有同事们的努力和付出才会有现在和未来。面对疫情公司选择与同事们一起面对,在公司的能力范围内保证工资足额发放,同时为大家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以及相关知识。青木已经于 10 号全面线上复工。同事们的健康才是第一位,所有没有纠结。我们行政的小伙伴给大家出了一份手册,方便大家防护和对比普通感冒、流感与新型冠状病毒的区别。防护的物资一直在储备,消毒水到位了,但是口罩已经被征用了好几次。在不给国家添乱的情况下,我们也在想各种办法解决问题。
疫情大概造成了百万的损失。面对问题,我们只有寻找新的突破和机会才可能应对。青木在今年设立了原创动漫 IP 部门和游戏研发部门,当然也不知道死活,但这确实是青木的冒险精神!
其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困难和不易,面对困难要么选择站着要么躺下,选择站着就需要想办法寻求突破。寒冬里依旧有暖阳,不需要考虑这些!
其实现在倒没有特别担心,因为问题都显而易见地摆在面前。比看不到的问题要省心,当然我们也在和时间赛跑,能够用我们的方法解决问题。最坏的打算是必然要考虑的,这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对所有同事负责。
越是危难之时越是体现品牌最核心的价值观的时候!品牌之所以称之为品牌,不是只有商业,更多的是社会责任和品牌精神!
响应国家号召,保障同事们的健康和稳定的同时能够在物资上为国家分担一些困扰,勿以善小而不为嘛!
TOPic 有两位同事目前身处湖北,她们是我们最牵挂的人,所幸目前她们一切安好,其他同事也都平安健康。
我们在 1月 30 日发了一封致公司全体员工的信,表明我们将 50 位同事的健康放在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并将办公室复工时间延迟到 2 月 17 日。我们通过各种渠道采购了足够的口罩和清洁防护用品,为如期复工做好储备。
在春节期间,我们几个合伙人已经就目前的客户和项目做了预判,并且主动和部分客户谈了调整方案。
特别针对三钟类型的业务:一是品牌主张可能与当下社会的舆论语境变化不吻合;二是创意涉及到落地活动以及需要聚集人群;三是拍摄计划在 2、3 月份。
客户更欣赏我们这种主动调整,这是一家“靠谱”的创意公司必须做到的。
短期经济损失肯定会有,但 TOPic 是一家灵活的创意公司。我们不大依赖于客户的大预算,也没有人海战术。我们相信以创意解决生意的这种理念,在接下来还是大有可为。
我最担心的是员工进办公室复工的时间还会进一步推迟。虽然我们这个行业好像有一台电脑就能工作,但事实上我们这个行业是个“沟通”的行业。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情。而当每个人面前只有电脑的时候,创意产生的过程就缺少只有互动才能产生的火花。
“最坏”的打算一定是最坏的,所以我们不去想这个事情。我们聚焦的点在于如何去做最好 ,争取最优秀的人,做出最好的创意,做最好的生意。
广告业是经济的晴雨表,这个影响是肯定的。寒冬这个词已经是 2019 年的主题,对于刚刚开始的 2020 年,疫情其实会加速中国经济的变革,对于广告业同样如此。对于品牌方来说,这个洗牌是令产品力、品牌力强的品牌变得更强,而对于纯网红类的“品牌”,则会直接 Game over,没有多余的可能。对于创意公司而言,如果你的客户是领导级的品牌,如果你的创作内容是直接对品牌建设及产品销售产生促进的,那么你的公司就会是留下来的王牌。
面对灾难,其实是不适合做品牌传播。品牌要做的是真心真意去做帮助人民,并将社会变得更好的事情。简单而言,有抱负的品牌这次需要负起的是社会责任。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些品牌是真心救灾,哪些只是借势,我们心里一清二楚。品牌的首要任务就是回到品牌建立的初心,不要想太多借势营销的事情。风雨过后,真心做出贡献的品牌会得到人民的回报的。
不大好说广告传播能有什么作用。以我自己而言,这段时间我完全忘记了自己作为广告人的角色,而将几乎全部注意力都放在疫情上。人们也同样如此,这个时候没有人是什么成功人士或者社会边缘人,我们都是被困在家中的受害者,而不是目标消费者。广告传播最好还是消停一下。有责任感的品牌,可以多做些社会贡献;有责任感的创意公司,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多做些鼓舞或者感动人心的内容,少点功利的考虑。
故事从宝石 Gem 在央视元宵晚会为抗疫情,创作了一首热血打气歌《出征》。2 月 2 日晚上 TOPic 接受宝石 Gem 经纪人的邀请,为《出征》剪辑 MV。我们觉得很振奋,本着想为对抗疫情做点小小贡献的初心,不收任何费用。我们连夜发动全公司同事收集材剪辑,同事们熬了二个通宵,2 月 5 日当天让人热血沸腾的《出征》 MV 出炉。这个 MV 唤起许多中国人在特别时刻的共鸣,在糟糕的环境里鼓舞着人心,当天瞬间刷屏了营销圈,第二天经由几个 10w+ 的大号转发,在微博/微信/ B 站上出圈了。短短三天,MV 播放量累计达到近二千万。
我是一个新闻系毕业的广告人,独立思考是我一直觉得中国人缺乏的一种能力。最高兴的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会独立思考而不再盲目相信二手消息。我最气愤的是如果新闻这个第四权力能够真正发挥监督的作用,这次疫情不会发展到如此地步。我想之后的广告业,是否能够像印度的广告业一样,用新闻的视角去捕捉社会的一些冲突,使我们创意的内容,不仅能帮助品牌,更能帮助我们生活的国家变得更好。
最想见的是父母,最想做的事情是能够真正自由地呼吸。
公司人数:上海大约 100 人、北京 20 人、广州 25 人
我们有四位同事是湖北的,万幸他们及家人都健康如常,其他所有同事也都百毒不侵,还算幸运。现在很多人要么封城隔离在老家,要么返沪后居家隔离在上海,老是这么隔离着,肯定对大家的心理和情绪会有一些影响,感觉全国人民都有点应激反应。现在暂时没有对同事们过多打扰,暂时都是弹性居家办公观望态势为主。
目前来看,对我们公司的业务影响不大,因为我们的客户以互联网客户和 500 强快消客户为主,现有正在进行的项目,有少数推迟,但还没有取消的。
但和业内朋友聊天,有很多影响比较大,比如有朋友的公司,本来忙了两三个月,有个客户要做春节的 Social Campaign,因为疫情原因取消了,前面几个月就白忙了。另外有个朋友的公司,聚集了很多旅游类的客户,一下子就取消了 2000 多万的业务。还有个朋友是做线下活动及会展的,一下子所有业务都取消了,预计未来 3个月可能颗粒无收,他们昨天已经宣布裁掉部分员工,留下来的薪资也会打折。
面对目前的紧张态势,现在公司还是谨慎观望为主,原本打算节后扩招 10 来个人,现在看是先稳住队伍,等趋势明朗再行动,上周公司已经组建了【复工防疫组】,主要在为复工做好各种防疫的周全准备。
未来的影响,主要看疫情什么时候能控制住,希望 3 月开始能够好转。如果拖到 3 月 4 月还是这样天天隔离风声鹤唳大家都不敢出门,我估计不止是广告业,中国的经济都会出很大的问题。如果出现这样的极端情况,广告业预计会出现裁员的浪潮,我们因为客户储备比较多元,新业务的需求也比较多,现金流也比较健康,肯定会是最能扛的公司之一。
1. 实行隔日弹性上班制,把公司分成两个工作群组,一组是周一/三/五/二/四上班,另一组是周二/四/一/三/五上班。一天到公司上班,一天在家办工。
2. 疫情期间实行错峰上班制,公司上班到岗时间为中午 12:00,下班时间为晚上 8:00点,一方面建议大家错峰出行,避开人流高峰;另一方面,建议大家早上起来,先自己做好饭,吃好早午餐再出门,傍晚可吃点零食或点心,工作到晚上 8 点回家吃晚饭,通过这样错峰上下班,尽量避免中午或晚上外出聚集就餐或叫外卖用餐的感染风险。
3. 疫情期间鼓励员工打车上下班,减少坐公共交通,报销所有员工上下班的打车费。
4. 有很多过于担心完全不敢出门的,也鼓励员工们可以在 3 月 1 日前休完年假,多一点时间安心窝在家里。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日常防疫消毒的措施和安排。公司也购买了上千个口罩和每人一件防护雨衣。
在物资筹备上,最难的就是帮员工大批量购买口罩了,据我们的统计,大部分员工只有 10 来个口罩的储备,所以我们发动群众通过三个不同的渠道各自购买了上千个口罩,有说是中亚进口从霍尔果斯入关的,有说是去港口直接提进口货的,有说是有集团采买渠道的,我们都先半信半疑付了钱,现在卖口罩的人,都是一边拍胸脯一边找各种借口拖延,希望有一个是靠谱能迅速到货的,就安心了。
此次疫情,对某些类型的广告公司会有很大影响,比如房地产广告公司、线下活动公司、户外媒介公司、影视制作公司等等,都会是非常大的损伤,有很多会裁员,减薪,甚至倒闭。有一句话说得好,“只有当潮水退去,你才知道谁在裸泳。”这时候就看不同公司的内功是否深厚了,会考验公司的客户结构/业务能力/现金流/团队战斗力。每一次寒冬过后,扛过去的,又会迎来另外一个爆发式的美好春天。
对广告从业人员来说,未来 3-5 个月会有较大的就业压力,有很多抵抗力差的公司可能会裁员或冻结人事,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工作,就像另外一句话说的:“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
无论对公司还是个人,体质强的能力强的抵抗力强的,就能打败病毒入侵,体质弱的能力弱的抵抗力弱的,就会倒在春天之前。
疫情紧张的气氛下,不太适合做过多品牌营销,最近这两周偶尔也会看到有品牌投放朋友圈广告,但广告做得再好,也抵不过一篇煽情的公众号文章。再过两周大家紧张态度舒缓一些后,估计会好一些。这种特殊时期,不建议去很浅层次地跟这个热点,会适得其反。
如果有正能量的内容,或者很燃的很温情的内容推出,对社会过激心理的疗愈,是很好的。
我们有些同事个人有参与做一些公益的内容,善款或物资捐助等。对公司来说,不给国家添乱,照顾好每位同事,能共克时艰,能准时满额发放工资,能不裁员冻薪,能带领这 100 多名员工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地去为我们的好客户打好未来的每一个广告战役,就是对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了。
感动气愤和难忘的事,每天都在发生,五味杂陈,很难言说。就像方方说的,“时代的一粒尘,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对个人来说,平时工作太忙了,这次难得有这么长的时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天天陪着家人和小孩在一起,变着法儿和儿子在家自制道具玩“亲子游园活动”,亲子关系有很大的加强,这也算有失必有得吧。
最想见父母,因为疫情原因,取消了回老家陪父母的计划,很对不起他们。
谁都无法躲避这场疫情对所有人都造成了影响的这个事实,但最终灾情会结束,我们也会继续面临新的问题,受到新的影响,继续去解决。
对于团队大部分人来说,都是第一次独自面对这样的问题。大家的心态都还蛮好的,一切都在正常进行,年轻一代的 leader 们已经成长起来,他们表现出了比平时更多的勇气与责任感,同时影响着其他更加年轻的成员。
2020 年上半年各个行业都会受到影响,有些行业会更加严重,随之也肯定会影响到广告行业,但无论如何,需求都还是会有的。一直以来我们因为比较多服务于互联网品牌、游戏品牌等,所以目前很多项目仍然在按照原计划进行,只是所有与拍摄相关的项目延期。疫情当下,我们也不能只看坏的一面,这些年我们一路狂奔,一直没有机会停下来回头看看过去,停下来,稍作喘息,想想是否初心还在。
我们在 2 月 10 日已经正式复工,线上办公。所有外地返程的成员,从返程到达起,非疫区回来的在家自我隔离 7 天,离疫区较近的自我隔离 14 天。计划返工后,与内部餐厅合作集体订餐,尽量减少外卖与快递。每天按组分配消毒打扫卫生,上下班测试体温。
遵守规定,不让外出就不外出,不让线下聚集办公就不线下办公,不让拍摄就不拍摄,欢迎正能量的广告,但千万别拿疫情的事儿做噱头,我觉得这就为国家做了最基本的贡献。时间充裕的,可以自己做点正能量的公益广告,现金流充裕的可以考虑捐点款,不充裕的就老老实实做好上面几条最基本的。注意健康,保护好自己。
有同事的亲人被感染,不想说太多。大伙儿都非常好,在疫情普遍没有被关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相互发口罩了。我觉得我不需要给大家做太多心理建设,大家心理都比我稳健多了,职能部门也很早发挥了作用,可能公司的特点就是大家除了工作压力没啥其他压力。
当前我们已经在家办公,并且在春节前就已经囤了很多物资,包括消毒水、口罩、紫外线灯。我们给湖北地区的员工也邮寄了足够用一个月以上口罩。
疫情对公司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也有诸多项目取消了线下的计划。包括我们的 AMA 有音乐节和展览爬梯等也定是要 delay 的。但总体影响不大,我们其实不太依附于热点和媒介,就是改变渠道和节奏,从这点看来做优质的内容直到宇宙毁灭都是没错的。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员工的健康,以及需要保证充足的现金流。其实无论什么品牌,有没有疫情。很关键的就是“社会责任感”,例如 VANS 真的在帮助中国的滑板,NIKE,Anta 真的有在做事情提升中国人的运动,一个品牌真的在做事情,消费者是看得到的,不要一天到晚只有热点。这也是广告代理公司的责任。如果广告不是抱着做事情的态度出发,而是蹭热点、发国难财,那就是非常危险的想法。民智一直在进步,不要小看消费者。做了事情,也不要过度考虑 KPI,在心中种下的种子是不会在月报上看到的。
以家庭名义捐助了一批物资过去。我们的音乐人有写了关于疫情的歌,估计出发点也不完全是社会责任,更多出自个人感受和闲得蛋疼吧。大家能够早点健康完整地见到就行。
家里人都见过了,最想见到公司的大伙儿吧。一起肢体接触下,憋得慌。
没有多大影响。行政部和财务部事先都做了很周详的通报和筹备,目前公司计划如无特殊情况,整个 2 月都各自在家办公,将疫情风险降到最低。当前有一半以上原定传播计划都不得不做调整,但据各项目组反馈,目前每日都照常和各大客户进行网络联动办公,极速反应,反而感觉工作效率提升了,感情更融洽了。现在最担心的应该是疫情特效药的正式上市期。W 本就长期在“最坏情况预设”下进行经营和创造,所以较早就在规划对策。
危机中永远都有转机,如果屋漏偏逢连夜雨,说不定可以顺势经营室内游泳馆。
疫情期间, W 不会裁员、减薪,同时还会最大幅度地加大招聘力度。我们相信,疫情期间一定有很多创造者会更需要一份志同道合的好工作, W 愿意开放所有职位与机会,敞开大门欢迎。
目前计划正式原办公地复工在 3 月,本来 W 就属灵活简便的团队编制和设置,所以不曾太纠结。物资春节放假前就已经采购囤积了一批,关于复工防护的经验和计划无非三点:1、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社区居委会、街道的要求和建议。2、全体严格执行与全国返工高峰期交错出行,出入注重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开人群。3、每日疫情真实情况群内通报、定点同事问候和正面情绪引导。这一方面,W 的行政部做得很到位,很感谢她们。
暂无特别想法,但相信很多优秀的品牌理应都在筹备中。这时也是体现品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节点,W 更是以此为标准向所有客户们献计献策,希望可以一起创造,为社会解决实效问题,为品牌资产积累正面反馈。
广告作为品牌和市场,产品和大众之间的桥梁价值,可是目前恰逢时机,只是除了常规的舆论煽情和官宣鼓舞,应该可以创造更多巧妙的融合展现手段。
W 在第一时间,就安排「W 野狗音乐舱」和全体员工用远程高效协作的方式,为疫情创作了一首公益 MV,将在2月17日上线,这也是 W #唱给未来广告的歌# 第12 季新作,我们将它命名为:《回武汉》,希望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在这里,也要特别感谢身在台北,却一直心系大陆疫情的「滚石唱片」董事长:段钟沂先生的无私帮助和指点,除了亲自参与到《回武汉》作品创作外,他更是给了 Wer 很多正能量鼓舞和人生箴言。
对公司会有影响,但一件事的影响波及到全社会,就不能再以受害者心态看待了,已经不是对于一个公司的仨瓜俩枣营收的事儿了。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企业,面对此类黑天鹅事件的一次成长。
其实这段期间,最担心的一定是每位同事的身体健康。我们的客户都是业界了不起的商业领袖,他们一定会平稳跨过这次疫情;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公司兄弟姐妹的健康,希望大家健康快乐地工作,不然我们会后悔一辈子。管理者是为每位同事服务的,在此时这句话应该更有力量。目前是决定大家 2 月 17 日回公司办公。突发事件我们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连市政府和党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纠结和拍脑袋无可避免。分清主次优先级、什么事更重要,就能更好地确定如何恢复工作,对得起公司的每一位。
总之,依然相信中国的经济活力,2020 年还会有奥运会、欧洲杯和世博会等振奋人心的全球大事件,也会对经济、内需以及营销活动起到比较好的拉动作用。不信寒冬、洗牌,我们也不是破坏大环境的人。
在一场全民皆兵的战役面前,广告人也算文工团的骨干了。不管是创作“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这种牢记守则的(比如防疫的几大要领),还是“东方红”颂歌的(如让大家坚定信念团结一致的主题歌),都值得被尊重。
作为小微企业,最合理的贡献就是好好活下去,在特殊时期不辞退一个员工,且员工福利在特殊时期不降反升。另外就是,客户有关疫情的正面传播努力做到最好,给民众更多一点信心和暖意。我们一直在说 CSR,哪些品牌是真诚的,哪些品牌是更有社会责任洞察的,相信在这个特殊阶段用户也能一目了然。
社会学家常说非常大事件是考察人性最好的场景,我们在公司里也看到了大家对于疫情各种各样的态度,有乐观积极的,也有一些恐慌情绪的等等……都很正常,我们必须包容这种多样性,并且让每个人都能很好地和公司一起度过这段时期。也许我们印象深刻的,或者说收获的就是看到多样性、接纳多样性、认可多样性。
除了多见见家人,就是同事了,特想上班,想念大家在一起的热闹。
由于公司业绩多数为线下,一半项目已经取消,第一季度项目基本取消,但公司现金相对充足,还没有恐慌的感觉。坚持不裁员。
短期影响已经产生,但还是比较看好长期,第三产业的发展上升还有很大空间。
最想见的是,年前分开的同事们,想念一起工作的日子。
对内,幸运的是,我们的小伙伴没有被感染和强制隔离的。大家的心态都比较平和,除了这个假期有点闷以外,暂无其他不良反应。今年我们本身的春节假期就比法定的多了一倍,为了小伙伴的健康和安全,面对疫情,我们是主张晚开工的。目前没有日期表,当然前提是不影响客户现阶段项目需求,尽量晚开工。物资确实紧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了储备。要感谢我们的行政、人力和财务的小伙伴这个假期里的各种操心。
对外,受疫情影响延期以及更改计划的项目比较多,但基本已经配合品牌客户完成了相应的预案。说完全没有影响绝对不可能,但总的来说,影响还在可承受范围内,而且即便面对一些取消的项目,我们大多数可爱的客户们还是支付了相应的酬劳。特别感恩。
现在担心的是疫情的彻底终结没有时间表,有种坐等的力不从心感。最坏的打算肯定有,再牛的企业都会面对现金流的枯竭。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老实说,发现广告这个行业是脆弱的,扛风险的能力也很弱。行业洗牌在所难免,至于寒冬不寒冬的,没有太在意。有没有逆势上扬的能力,取决于广告公司本身的体系,以及专业能力的价值体现。回归生意逻辑,构建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是一种趋势。
这次疫情,因为有了社交媒体的参与,让很多事情变得扑朔迷离。理性应该是面对任何灾难以及困难的第一要义,因为只有在理性面前我们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广告传播方面,如果是纯粹的共情,那必须一定是积极友善的;但是也很遗憾地看到一些不单纯的,太多带着伪善面具的投机。灾难和疫情,有时候更是一面照妖镜,这让我想起了一本个人觉得挺经典的书——《摆脱共情》。
挺惭愧的是,虽然我们也承担了一些地方政府的疫情公益宣传,但是个人觉得广告公司的能力也是很有限的。之前行业一直有种声音叫创意改变世界,面对疫情,我觉得这种鼓吹就显得很渺小;我们还是脚踏实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因为这个行业很多时候根本不是奔着解决问题而去的。在这场疫情里,很多传播内容也已经给我们这个行业,以及这个行业从业者活生生上了好几课了。品牌的问题不仅仅是靠视频、海报或快闪店就能解决的。
地域歧视,是我没法接受的。面对这样的灾难疫情,如果还做不到众志成城的话,会很绝望。
听闻疫情,公司内部积极响应,做好全面应对工作。人事行政部的同学还精心准备了一份开工防护小贴士的手册,通过公司群和公司官微推送宣传。公司的外地员工比较多,目前每天都在收集员工的健康状况,包括居住地附近是否有疑似或确诊病例,追踪大家情况。疫情期间并没有对员工的生活、工作、情绪产生重大影响,暂时无一人感染。
同时我们也采购了消毒水、一次性手套、消毒洗手液、温度计等必要的防护物资。现在这些物资非常难买,还有限购。人事行政整个部门一起全网搜索购买,大家都没有怨言积极配合。我们每天也有安排员工到公司值班。
因为客户行业的关系,疫情对我司经营上造成影响很小。同比去年1-2月份营收增长还是比较高的。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全民战疫中,各行各业都应参与其中,以自己的方式抵御、对抗这场危机。首要任务: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响应国家号召,传播正能量,实际践行,共克战“疫”。广告人亦可联合国内著名广告人发起全民公益行动,呼吁全社会响应并积极参与,为防范此类疫情提供一个可落地的解决方案。此时,广告的作用便是鼓励社会公众战胜疫情的信心,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就在我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时,有这样一群人逆向而行,深入疫情第一线,他们是白衣天使。还有很多省市陆续派出医疗队、军队和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支援武汉,托举起了老百姓的幸福和安定。真的让我们特别感动,感谢他们无私奉献特别暖心。
同时,所有的悦普人都非常的团结,非常专业。我们有一些客户很早就开始在家复工了,对应项目的员工也很早就开始在家办公对接客户,完成客户要求的工作。有这样的团队,也让我感到非常的感动、自豪。
在这场战役中,让我们学会了感恩,致敬在疫情第一线“逆行者”!让我在以后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充满了前行的动力。致敬这平凡又伟大的坚守,共克时艰,共渡难关,抗击疫情!
最想见我的亲人和同事们。最想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做有价值的内容。
疫情对员工肯定产生的很大的影响,生活的不便影响工作再会影响情绪,多少都是有的,我们公司尽量把防护工作做到最好,对有特殊情况的员工特殊对待,正式进公司上班时间由 10 号再推迟到 17 号,改用线上办公,保持健康的防疫心态。防护经验方面按照上海最近新闻介绍的一些防护措施,主要还是口罩和洗手消毒问题。然后在出行方面尽量可以叫车,少去公共交通人多密集处,公司在这方面也在研究措施。但是口罩确实是一个难题,公司提前储备都很难,都会遇到各种“能买”到“不能买”的情况,很难,只能靠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口罩的问题。
经营上直接的影响就是,年前确定过完年执行的拍摄项目全部暂停或取消,并且影响后续项目的规划,一些项目的落地形式和执行方式都要产生变化。交通上产生了问题,血液无法到达每一个环节,这对创意来说又提出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和客户讨论转变传播形式,用相对轻量化和不涉及人员密集工作的方式来规划接下去的工作。
现在最担心的问题是团队的健康情况,如果公司有一例发病,就是最坏的情况,对疫情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
对广告业影响一定很大,大小型的拍摄线下事件直接不可行,但是另一方面也加大了 social 、平面、音乐、程序等依靠后期独立能完成的工作类型,甚至有可能的话会激发出新的形式,内心期待可以触发新的传播形式。
所以对广告业我觉得只是疫情期间冲击会很大,创意公司依然在做创意的事唯独落地形式发生改变,制作公司依然在制作影片,区别是原本拍摄的变成了纯后期。大家都需要适应这样的环境变化,就像当初我们拥抱中国广告行业的春天突然站在面前一样。
这次疫情对很多 free 的拍摄链条中的人员比如导演、摄影师、美术道具、场务等人员他们的影响可能更加直接一些。这次疫情我觉得是对所有行业的考验和洗牌,但对广告业来说是一种考验,它远远低于疫情对餐饮旅游等行业的冲击。
没有印象深刻的品牌传播,我不认为这个时候品牌要高调地做传播,大家关注的是时间和生命。品牌在这个时候更应该做自己该做的事,不夸大,平时不被关注的小行为、小能量在这种特殊时期会显得尤其珍贵,努力做一个诚实的品牌就是最大的正能量。
最想见送我口罩的人,最想把疫情期间的 KPI 弥补回来。
我女儿在美国念大学,我去陪她过年。整个春节假期都在美国。期间每天都在关注疫情的发展,甚至关于这个病毒的各种论文,我都认真阅读了。就是希望能有一个预判,找到一点线索。从巨大的不确定性中,找到一点确定性。
我们的节奏被疫情打乱了,很多工作需重新安排;在线办公,对创意工作的推进影响很大,很多深层次的东西,需要当面沟通讨论才行;以及基于环境改变,部分方案需要及时修正。公司员工的向心力还是比较强。我们有自己的使命,要在未来去实现。疫情只是一个短期波动,大家都应该正视风险,保持敬畏,但也不必恐慌。目前同事都比较健康。
对经营上的影响,短期而言,有些损失,因为不上班,但工资要照发。目前还没有广告主取消传播计划。我们还接到了很多新客户,有之前保持联系的,也有近几日找到我们的。包括健康类、线上办公类、家居类、IT类以及一些奥运相关的营销等。
我们最担心的是疫情的发展时长,最坏的打算是疫情 7 月份结束,不过已经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目前没有裁员降薪的打算,还在招人,也有新人已确定后续加入,能干的人,还要加薪。广告业随时缺优秀的人。
疫情带来的短期影响肯定很大。尤其涉及线下场景为主的企业,应该会改变计划,或暂时取消某些广告活动。整个行业的变化还需要继续观察。我个人认为,任何环境的变化,我们都必须拥抱,我们也无法抗拒。我们能做的,是始终为客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坚守这个行业本质。能做到这个,可以安心睡觉。不能,洗牌其实是好事,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更好。
在这样的疫情环境下营销,老实说,我是从心底抵触的。尤其是看到湖北和武汉,这么严重,这么惨痛,这么多人在死亡的边缘挣扎,我没有任何心情,从事基于商业目的的营销。不能发国难财,不能消费同胞的苦难。品牌可以做的,就是捐助,或者是用行动去帮助。
疫情发生了,人们最需要的是,不是温情的视频和加油的口号,是真切的帮助,是口罩,是医生,是药,是床位。
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件事,如何能帮上忙,做一点贡献。目前还没有找到答案,我们会继续找机会。在此之前,我们能做的,是确保自己的健康,不添乱,不增加医生的负担。
疫情下的中国广告业和其他行业一样,同样在遭受不小的冲击和压力。
然而,你一定发现在以上数万字的回答中,却少有悲观、颓态,其中流露的更多是广告人对国家的支持、政府的信任、对行业的期待,以及非常时刻的应变。
第一时间对员工的关爱,妥善安排好疫情下公司运作和经营,其次有余力再为社会做点事儿,“我们把事情做好、做对,不给国家添麻烦,就是最大的贡献了。”(目前受访的 60 余家广告公司的同仁们均健康平安。)
积极向上的能量,让我们看到了广告人在特殊时刻的责任感、勇毅和担当。
都说工作起来的广告人“不分性别”都是铁汉,没想到在家办公也继续保持人设。KARMA 创始人 Kama 还打趣说,在家办公有工作拉群、讨论闪电回复,快让我一度怀疑办公室存在的必要性。
尽管广告人不时自嘲是没有灵魂的“工作机器”,然而在人与人的情义上,广告人坐实了百分百的真·铁汉柔情。在疫情时期,W 自发为武汉制作公益 MV、TOPic 为宝石 GEM 制作公益单曲 MV……与此同时不少广告人远隔千里牵挂和祝愿着这座城市。
“疫情后想去趟武汉,去武汉协和医院门口送一束花;
疫情后,想去武汉大学看樱花;
疫情后,有能力的话想自费制作一条宣传武汉的片子,号召去武汉旅游、消除距离的城市广告。
……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是一句英文谚语,意思是苦难就像乌云暂时遮住了阳光,然而乌云背后映衬出的银边终会冲破,让一切再次光明 —— 相信这是我们所有人当下经历的状态,也是最希望出现的结果。
不论是疫情对中国广告业的生存影响,还是对整个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广告人的坚定和信心就是:只要有关爱、有信念、有努力,外加一份敢于自嘲调侃生活的乐观心情,没什么是过不去的。
最后,感谢受访的 60+ 家广告公司,透过这些心声,我们知道中国广告业正在勇往直前。尽管面对灾难,或多或少会暴露人心的愚昧和无知,然而不管怎样都不能忽略人性中最闪光的善意和真诚的情义。
接下来,对于疫情下的 2020 ,我们不妨用中好创始人胡凯的一句话来迎接它:
“拥抱变化,就像当初我们拥抱中国广告行业的春天突然站在面前一样。”
往期回顾
疫情下的中国广告业(上)
“滴,小丑楼梯打卡!”这Google蹭奥斯卡的姿势挺不一般
因为这次疫情,沙雕的我嗑上了几位科普博主
那些在家里蹲得住的人,原来是躲在豆瓣小组搞团建
数英原创内容
转载请至后台回复“转载”获取转载规范
数英内容涵盖市场营销、广告策划、创意设计、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信息技术等各数字相关领域。